設為首頁 | 收藏本站
 

抗疫情,福高在行動(13)——音樂學科空中課堂帶你品賞“陽關三疊”

 二維碼 249
發(fā)表時間:2020-02-09 20:39


面對突然來襲的疫情,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是不出門!

這幾天,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要求,各個年級相繼推出空中課堂。試行了一段時間,家校溝通中,發(fā)現(xiàn)家長有些擔心:長時間的網(wǎng)課,造成的身心疲憊怎么辦?長時期的網(wǎng)課,會不會對孩子的視力造成影響?

其實,家長不必擔心。對于非高考科目,學校也對學生提出相應的要求:音樂、美術、信息技術課程、體育課、技術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,由學科組提出指導意見,學生在家自主完成。

陽關三疊

《陽關三疊》是中國古代傳統(tǒng)民族音樂作品中的精品,千百年來被人們廣為傳唱。這首歌曲產(chǎn)生于唐代,是根據(jù)著名詩人、音樂家王維的七言律詩《送元二使安西》譜寫而成的。因為詩中有渭城、陽關等地名,所以,又名《渭城曲》、《陽關曲》。

    

大約到了宋代,《陽關三疊》的曲譜便已失傳了。所見的古琴曲《陽關三疊》則是一首琴歌改編而成。最早載有《陽關三疊》琴歌的是明代弘治四年(1491)刊印的《浙音釋字琴譜》,而流行的曲譜原載于明代《發(fā)明琴譜》(1530),后經(jīng)改編載錄于清代張鶴所編的《琴學入門》(1876)。新中國成立后,王震亞將其改編為混聲合唱。

《陽關三疊》第一疊上闕的譜例

    

全曲共分三大段,用一個基本曲調將原詩反復詠唱三遍,故稱"三疊"。每疊又分上下闕,上闕均為《送元二使安西》的詞,下闕為新增歌詞,每疊不盡相同,帶有副歌的性質,分別渲染了"宜自珍"的惜別之情、"淚沾巾"的憂傷情感和"尺素申"的期待情緒。旋律以五聲商調式為基礎,音調純樸而富于激情,在后段行,等處的八度大跳及"歷苦辛"等處的連續(xù)反復呈述,情意真切,表達了作者對即將遠行的友人無限留戀的誠摯情感。歌曲結尾處漸慢、漸弱,抒發(fā)了一種感嘆的情緒。

請同學們選取自己喜歡的古詩詞作為歌詞,進行音樂創(chuàng)作,創(chuàng)作一首屬于自己的古詩詞歌曲吧!


分享到:
彭阳县| 安吉县| 佛教| 沁阳市| 平湖市| 清远市| 成都市| 盐山县| 寿光市| 永胜县| 那坡县| 赣榆县| 梁河县| 锡林浩特市| 积石山| 格尔木市| 阳江市| 理塘县| 灌云县| 姚安县| 勃利县| 台东市| 淳化县| 武邑县| 崇文区| 浠水县| 油尖旺区| 江达县| 富平县| 田东县| 萨嘎县| 岳西县| 仁寿县| 淳安县| 汉阴县| 河北区| 如东县| 丹巴县| 江山市| 绍兴市| 蒙城县|